圖片來源:海洛創意
“你想象的城市,可能正在離你遠去。”商業思想家吳伯凡說。
京津合作示范區、粵港澳大灣區、成渝城市群……如今,城市群正在從概念走向現實。城市群是什么?根據2019年2月國家發改委印發的《關于培育發展現代化都市圈的指導意見》,城市群是新型城鎮化主體形態,是支撐全國經濟增長、促進區域協調發展、參與國際競爭合作的重要平臺。更具體來說,城市群是指在特定地域范圍內,以1個以上特大城市為核心,由至少3個以上大城市為構成單元,依托發達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網絡所形成的空間組織緊湊、經濟聯系緊密、并最終實現高度同城化和高度一體化的城市群體。用吳伯凡的話來說,“城市群都是生長出來的,而不是我們打造出來的”,這意味著,城市群是城市發展的必然趨勢。
正如金科地產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席總裁方明富所說,區域內的協同發展,才可以共生共贏。城市群的誕生讓城市不再是單一的區域概念,幾個城市形成經濟、生態、就業共同體,城市正在被重新定義。
重新定義城市
5G時代的來臨,也讓中國城市進入第五代,也是城市集群快速發展的一代。按照吳伯凡的說法,人類城市第一代是市鎮;第二代是城市;第三代是通過信息化和通訊技術進步而帶來的城市優化;第四代城市則是信息化城市向智能化城市過渡;第五代城市的到來,意味著城市的概念正在持續更新。
“我們以前對城市的定義可能是錯誤的。”吳伯凡指出,BAT(中國互聯網公司三巨頭——百度、阿里巴巴、騰訊)正在淡出我們的視野,新興的互聯網企業近幾年正在以非常穩定的增長速度,深刻和廣泛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。舉例來說,今日頭條、美團、滴滴和拼多多等互聯網企業正在壯大,這些企業正在重新定義城市(鎮),重新定義生活方式,成為城市的運營商。其中,拼多多給我們提供了市場棱鏡,以特殊的視角讓我們感覺到中國不是簡單地分類為一線、二線、三線和四線。這些企業都在提醒我們,城市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。
2016年,“十三五規劃”明確提出,我國規劃建設19個城市群。2018年11月18日,中共中央、國務院發布的《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機制的意見》明確指出,以上述城市群推動國家重大區域戰略融合發展,建立以中心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、城市群帶動區域發展新模式,推動區域板塊之間融合互動發展。
2019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對于房地產的表述,置于“城鎮化”的章節中,不再單列。在“深入推進新型城鎮化”一節中,報告明確提出,“堅持以中小城市引領城市群發展”,分析認為,這意味著中小城市、都市圈和城市群的重要性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。此外,報告還提出要將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。
可見,城市群已經成為支撐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主要平臺,是中國當前以及未來發展的重點。
房企新機遇
正如首創經中產業新城平臺副總經理董茜所說,城市群將會是未來房地產企業投資開發的重點。城市群所提供的工作空間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們聚集在五大城市群,城市群通過產業、交通、市場形成一種新的經濟形態,這就是城市群經濟體,而房企可以通過城市群經濟體再次尋找到增長極。董茜敏銳地指出,房地產企業要發展,首先要關注城市群的幾個核心要素,即產業、交通、人口流量、物流和現金流以及政策機制,這也是房地產企業關注城市群的投資動力。對于未來房企發展方向,董茜表示,中心城市、大都市圈和城市群,尤其是城市群中的中小城市將會是房地產企業未來10年投資開發的熱點。
不久前,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》發布,劍指“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”。對此,佳兆業經濟研究院院長、首席增長官劉策指出,當灣區凝聚足夠多的人口、技術、金融的時候,才具備國際競爭的實力。劉策表示,大灣區之下,我們面臨著地產開發和城市更新的新機遇。比如,預計2020年地產開發的市場規模可以達到2萬億,未來巔峰規模是20萬億,大灣區就可以占到1/10。
那么,房企應該如何抓住城市群發展賦予的機遇?吳伯凡借助生態學概念,用細胞、器官、生命體和生態來形容房地產開發。他表示,最早的房地產開發都是做細胞和蓋房子,沒想到與器官有關聯。但一個城市更像生命體。今天的房地產開發企業,應該還要有生態視野,如果停留在細胞和器官的層面,一定會被淘汰。泰禾集團副總裁全忠表示,除了做房地產開發,最近幾年頭部房企探索的范圍已經拓展到健康、教育、醫療、養老等細分領域,圍繞生命全周期以及客群和美好生活進行打造。“這就是從細胞、器官到生命體的過程。”全忠說。
本文來源:21世紀經濟報道
記者:王營 羅鍶萍
熱線
關注
置頂